西樓社區:黨旗飄揚奔富路
——龍山辦西樓社區黨委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紀實
本報記者 林燕潔 通訊員 王明悅
編者按:
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為進一步激發全區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創先爭優、干事創業的熱情,本報從今日起將推出“昆崳先鋒”專欄,集中報道近年來全區各行業領域涌現出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典型事跡,引導全區黨員干部以身邊典型為榜樣,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爭當標兵,為“打造威海經濟中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全市前列”作出新貢獻。敬請關注。
“早在十年前,誰會想到還能住上樓房?轉眼間,咱倆已經在這新樓住了9年了!6月11日,龍山辦西樓居委會金嶺山莊的于國香和老伴談起現在的生活,感慨萬千。
2008年1月11日,于國香和老伴告別了幾間低矮破舊的老屋,住進寬敞明亮的樓房。前來道賀的西樓社區黨委書記、西樓集團董事長鞠小平連連囑咐還沉浸在激動和幸福中的老人,好好頤養天年,共享西樓發展新成果。
像于國香老人一樣,西樓2200名居民共同見證著西樓幾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受著在西樓社區黨委帶領下,共同構建和諧幸福新生活所帶來的喜悅。
在社區黨委一班人看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責任就是帶領群眾發展經濟,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讓每一個人切實享受到發展帶來的成果。
西樓社區黨委下轄5個黨支部,正式黨員183人。上世紀80年代,西樓先后辦起了12家企業,是文登有名的先進村。進入90年代后,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村里的土地逐年減少。村民失去了土地,很多人只能在家干呆著,無所事事、閑中生亂。結果,人心散了、環境差了,企業倒了七八個,西樓又成了落后村。
2001年11月,西樓新一屆領導班子由群眾投票選舉產生。上任伊始,新班子面對棘手的“亂攤子”和僅有160萬元的賬面資金,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新班子經過研究決定,把工作的著力點首先放在凝聚人心上,適時提出了“奮發向上、永不言敗”的西樓精神,并注重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不斷為黨組織增添新鮮血液。廣泛開展“黨員身份亮出來,服務百姓干起來,關鍵時刻站出來,先鋒形象樹起來”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黨員的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所有的黨員如同一面面飄揚的旗幟,激勵著全體居民在村居經濟發展各個領域,貢獻才智、揮灑汗水。
火車跑得快,關鍵車頭帶。能否帶領社區居民過上幸福的好日子,是檢驗一個黨組織是否有戰斗力的重要標準。工業是西樓經濟的命脈,也是西樓實現率先發展的重要支撐。2009年10月,經有關部門核準,原西樓工業總公司正式升格為中國西樓集團有限公司。
在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西樓社區黨委制定了“充分發揮守城優勢,大力實施工業強居、商貿旺居、強弱聯合”的發展戰略。2001年,他們投資7000多萬元,建成了文登第一個村級工業園,并將電纜廠、黃海包裝機械廠、鋁合金廠、安裝公司4家企業遷至工業園內。
短短幾年內,西樓轄區內的工業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社區企業由5家發展到10多家,營業收入、上繳利稅連年大幅增長。新班子兌現了承諾,用踏石留印的責任心和干勁譜寫出發展的華麗篇章。
2006年,就在許多人滿足于集體經濟的發展時,西樓社區黨委積極響應中央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號召,聯合辦事處西邊最窮的金嶺屯村,在城外建社區,共同發展。 (下轉第二版) 。ㄉ辖拥谝话妫
2006年9月14日,經區政府批準,西樓社區正式兼并金嶺屯村,相隔7公里的兩家人成了一家人。合并后,西樓社區對金嶺屯村進行了拓寬硬化進村路、整修村內河道和水庫,并將原金嶺屯村88戶村民搬進了新樓房。新居民不但可享受水、電、暖等各種補助,還可以和西樓居民一樣享受各種福利待遇、政治待遇。
如今,金嶺山莊建起了占地近百畝的蔬菜大棚,成立了蔬菜、果業、養雞等多個工作隊和榨油廠、豆腐坊等經濟實體,產品直接進入西樓集團旗下酒店,不僅解決了村民增收的問題,同時實現了農業與三產的巧妙對接。
2009年以來,西樓社區先后合并了龍山辦段家疃、吳家庵兩個村。在西樓的發展構想里,藍圖已經形成,即以金嶺山莊為基點,在未來幾年內將周圍部分村納入其中,使這里崛起一個現代化新農村的新經濟板塊。
為讓群眾盡享發展成果,西樓社區黨委將4萬多平方米門市房轉化為股權,每年按出租收益進行分紅。在此基礎上,對西樓幼兒園進行了高標準擴建,兼并成立了西樓商業幼兒園和西樓宏安幼兒園,并興建了文化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配備了各種現代化的燈光音響設備、健身娛樂設施,豐富了社區居民文化生活。
2007年11月3日,西樓社區黨委還成立了文登第一個社區慈善工作站——西樓社區慈善工作站。把每年3月份定為愛心捐獻月,黨員群眾踴躍捐獻愛心款,黨員所在企業認捐3萬至5萬不等的慈善款。受益群眾不僅僅是西樓社區居民。汶川地震后,西樓社區黨委立即組織黨員居民為災區捐款。鞠小平帶頭捐款6萬元、繳納特殊黨費1萬元,其他黨員群眾多則數千,少則幾百,共向災區捐款203萬元;2010年玉樹地震,他們又捐款73.3萬元。
多年來,西樓社區黨委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持走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不斷開拓思路,創新發展理念,一步一個腳印地團結和帶領西樓干部群眾,奮發進取,在打造文明和諧新農村的征程上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印跡。